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环资院】宋韵古村,伴花香前行 ——浙江农林大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暑期实践团赴绍兴九板桥村开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05 23:22:48  阅读量: 次】


在7月2日对九板桥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历史文化调研的基础上,7月3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走进了绍兴市柯桥区九板桥村,进一步探寻考察九板桥“宋韵花村”与“科技人才”互助共赢的发展战略。

2623F

通过文献检索,团队成员对九板桥村的乡村振兴规划有了大致了解。九板桥以“宋韵芳华·古雅花村”为项目运营定位,将“花”文化贯彻乡村的生产生活,农业、文化、旅游三方结合,以此激活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据《越绝书》记载,兰花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在漓渚镇种植,此后在会稽山区逐渐盛行,一直持续至今。九板桥村是兰花祖地,绍兴兰花是绍兴市柯桥区的特产,所以实践团的第一站就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兰花博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成员在兰花博士工作站中近距离观察了兰花规模化、高质量的种植,了解工作站是如何利用科技和乡村人才来实现以“花”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1FC80

第二站,实践团来到了古道边上的荷花池。氤氲缭绕的水雾,傲然挺立的荷花,紧紧簇拥的荷叶,让团队成员们脱口而出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据介绍,荷花池原来是闲置的沼泽地,如今为了吸引游客重新打造成为新的景观。白天村民游客们可以欣赏音乐喷泉,夜晚荷花池则利用各种光影设备带来美轮美奂的光影水舞秀。

此次通过对九板桥以“花文化”为主体,文农旅三者协同互助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调研,团队成员对用科技、人才来兴农助农的感悟更加真切,同时也从九板桥的乡村振兴举措中获得了启发。



上一条:【环资院】赴千岛之湖,探两山银行 ——从“两山银行”看乡村振兴

下一条:【环资院】浙江农林大学“走访红色旧址,体悟红色文化,学习党史教育”实践团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开展实践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