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园林学院团队入选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项目类全国百强


【发布时间:2022-12-02 18:25:41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2007年,学院组建了以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学生为主要核心骨干的乡村免费设计小队。服务团成立以来,接续使命任务,服务乡村振兴。2014年乡村免费设计小队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美丽乡村研究会,2018年正式更名为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美丽宜居需求,公益技术服务等活动,引导成员投身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连续15年,共计40余支服务团、500余人次参与临安、富阳、义乌、磐安等30余个地区、乡镇的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累计创建“美丽庭院”350余户,完成图纸方案近千套。近三年,服务团与临安天目山镇、余杭区径山镇、桐乡凤鸣街道等15家地方政企形成“红色1+1”对接党支部,建立“月亮桥村”等5个党建服务基地,免费提供乡村振兴相关设计服务。服务团被团中央三次评为“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六次获得“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被评为“省高校支部创新活动案例”。

2022年暑假,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达策划,牵头组建了“服务山区26县,助力共同富裕”艺术赋能乡村美丽庭院服务团,团队涵盖本研学生70余人,由蔡梦莎、蔡碧凡、饶晓晓、牛欣然老师协同指导,于2022年7月至8月分赴浙江省内山区26县中的衢州市开化县、丽水市遂昌县、台州市仙居县、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等地,积极开展乡村调研、设计与实践活动,在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团队共打造13处乡村节点,取得显著实效和示范效应。

实践经历“前期准备”“驻村调研”“方案打磨”“宣传推广”“汇报交流”五大阶段,完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13处乡村节点设计。设计成果充分挖掘三仁乡好川文化及畬风文化、马金镇清水养鱼及果园种植产业等地方特色元素,将文化与产业赋能村民生活空间,打造独具浙江山区26县特色的乡村节点。

在实践中,服务团队打破原有传统乡村建设“设计—招标”固有模式,将高校优质资源引入乡村,开创了马金镇等地美丽乡村建设中校地合作的先例,率先点亮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同时,充分发挥园林学院专业技术、人才等优势,建立高校对接乡镇实践基地,促进高校成果向地方转化,高校人才培养向乡村倾斜,真正“落地生根”,培育专业性实践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青春力量。

让美丽庭院走进家家户户,以青春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本次实践活动的展开,充分体现园林学院师生积极响应浙江农林大学“走进基层、服务乡村”的号召,在实践中发挥人居环境学科优势,以更明确的目标、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我,在奋斗中奏响青春绚丽之歌。

此项目也受到了中天爱心慈善基金及服务地乡镇领导的支持。

文/徐达 蔡梦莎



上一条:【环资院】院党委书记侯锡铭为环资院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下一条:2022年师生丰收节开幕式顺利举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