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我校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绿色文明宣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邻近住宅小区林水山居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旨的相关活动。

在2019年6月,习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联合小区有关部门,对社区内垃圾分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地研究,发现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对其进行了改正。


当前垃圾分类总体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分而用之: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2.因地制宜: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觉自治: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垃圾分类意识应当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完善尚且任重道远,希望此次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为构建整洁社区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