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融合共享 红叶指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南村古村活化


【发布时间:2019-09-19 15:03:24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2019年7月6日,我校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融合共享红叶指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南村之旅正式开始。在到达这个村落之前,该团队已经了解到指南村的历史深厚,人文底蕴丰富,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更早,而其古姓文化、大寨文化、家风家训这些方面也一直是发展旅游的重点。

合照7月6日早上9点多到达该村,这一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主要问题就包括居民和游客对指南村的传统文化的感受以及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大家基本上将整个村子逛了一遍,发现指南村还是比较重视古村保护这一方面,比如一些老房子都不会拆掉,而是会进行保留,但是这也造成了矛盾,部分村民觉得别人家的房子都拆掉了造了新房,自己家还是老房子,心里还是多少有点怨念。这就体现了指南村在古村活化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古宅居民和政府的矛盾。

指南村村民其实对自己村落的古村定位没有太多的概念,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村在进行改建,但是对到底是什么方面的定位他们不是很清楚。其实指南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拔在500米左右,空气十分的好,在观景台上远眺可以望见梯田,非常壮观。所以当地可能无形之中将自然风光作为最大的一个宣传重点,但是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其实这个村的古韵文化有很多,比如古井,古井的位置处于大家休息的地方,但是这口有特色的古井却没有明确的路牌指示他的位置,而且在古井周围没有铭牌来告诉人们不要玩这口井的水,宣传和保护都没有落实;再如古树,这里有很多五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甚至还有千年以上的的,这是相当有旅游价值,而且也是一个古村的财富,但是一些树龄很大的古树,却在角角落落里,游客根本看不见,这就又减少了游客对这个古村的一个记忆点。

古树

游客主要来自江浙沪地区去,以中老年为主,他们普遍反映这里的文化礼堂、还有该村的历史文化没有直观地展现出来或者是根本没有看见,但是对这里的民俗都给了比较好的评价,觉得房屋建造的还比较有特色的,但还有改进空间。当地居民则对改建这一方面有比较多的想法,他们觉得政府应该统一改建,而不是这里拆那里不拆,这样不光老百姓心理有怨念,也不美观。

总之,指南村的总体改建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古村活化方面还要下一些功夫,如何将该村本来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何赋予古村新的生命、如何让当地居民深入其中感同身受、如何让旅游者在踏入这个村庄时就感受到浓浓地古镇气息,这些都是指南村在古村活化中还要做的事。



上一条:【园林学院】Sunrise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8日新闻稿

下一条:【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寻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美丽下姜—具体走访调研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