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环资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寻访现代环保的竹编之乡——陈庄村


【发布时间:2020-07-06 12:20:45  阅读量: 次】


2020年7月4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桐乡市乌镇陈庄村进行访问学习,了解竹编文化,认识移动水质监测平台。

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陈庄村文化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竹编之乡”。在竹编文化馆,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制作竹编的老人,他就是省级非遗项目乌镇竹编的传承人——钱鑫明。钱老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的成员们,给大家介绍了竹编文化,着重展示了文化馆墙壁上印着的“传承”,表达了对竹编文化被传承下去的殷切希冀。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陈庄村新建的酵素工作站,经介绍,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该工作站后续将用于当地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

离工作站不远便是贯穿村子的长河,实践团成员们观察到河面十分安静整洁,甚至还有一只白天鹅在水中游着,再定睛一眼,实践团成员们发现这竟不是真鹅,为什么要在河里放一只假鹅呢?讲解员解释道,那是该河段的“河长”。原来,陈庄村利用移动水质平台检测水质和悬浮垃圾,一旦发现有污染,“河长”就会运用自动巡河功能寻找污染源。运用科技手段管理河道,这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方便生活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最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村里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被、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抑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充分体现了节约用水的环保概念。

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经过本次实践了解了竹编文化,感受到竹编之美,见识到移动水质监测平台的功能作用,学习到更多环境保护的手段和方法。



上一条: 【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陌上花开”龙门秘境小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5日——探寻高山村特色花卉,感悟林家塘“爱国”精神

下一条:【园林学院】园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复工复产情况调查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