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现代农林业更优发展,2019年7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遥感兴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碳汇楼举办活动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指导老师杜华强老师介绍了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他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亚热带森林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在全球碳循环和碳汇功能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实践围绕“亚热带典型森林冠层参数多源遥感反演”主题,将通过实验样地、遥感和模型构建亚热带不同类型森林冠层参数查找库来研究亚热带森林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和明确亚热带森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碳汇/碳源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团本次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将亚热带典型森林冠层参数多源遥感反演以地面-遥感-模型相结合,利用不同森林类型时间序列上反射率的特征,构建“反射率-冠层参数”查找库,精确反演冠层参数,为亚热带森林碳循环提供重要的参数。指导老师助理李雪建强调了四大实践重点:一要利用不同森林反射率差异特征,解译森林类型;二要构建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反射率-冠层参数”查找库;三要利用“反射率-冠层参数”查找库,能够快速、准确获取不同森林类型的冠层参数;四要利用冠层参数检测森林生长状况。
此外,指导老师团队还指导实践团成员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处理,要求成员们学会对光谱进行反射率分析处理求取平均值,并且对植被冠层进行辐射参数的调整,补充冠层叶面积,最后完全分析。通过实验样地对不同类型森林的反射率进行分析,明确森林类型反射率的差异,从而可以精确解译竹林、阔叶林、针叶林这三种森林类型;再通过辐射传输模型(如PROSAIL模型)分析和明确不同森林类型(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冠层反射率与冠层参数之间的关系。

启动仪式结束后,团队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流程和任务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