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浙江乡村零污染实地调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9-09-19 18:07:49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2019年8月23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乡村零污染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去往仙居垟岙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垟岙村周遭是仙居先民开拓较早的区域之一。其地位于永安溪中游,东南环山,西部、西北部、北部为低矮丘陵和溪谷平原,依山靠水,明清时期整个村子商贸发达,村中保留的大部分古建筑多为当时建造。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古建已经被拆除改建成现在乡村常见的小洋房,部分古建筑也有破败之势。这是目前南方大多数农村的现状。

2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当地村民委员会进行了访谈,从中了解了目前村庄的基本状况和当地产业发展情况。随后我们游览了整个村庄,对整个村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经过中午简单的休整后,组员们开始进行入户采访,在得到村民的同意的情况下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一些地方进行了拍照取样。晚上,我们将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并从中对垟岙村的环境和能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垟岙村村中多为留守老人,年轻人多在外务工或外出经商。村中还保留着大量的老建筑,部分老建筑也是相当的精美,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村内青壮年人的流失,部分建筑的保养维护不当,有衰败之势。在垃圾处理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垟岙村目前在生活生产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建立的统一的处理系统。但在垃圾的分类处理上还有待加强,由于中国人传统的勤俭持家的思想的存在,大部分的废纸和塑料都会被居民自己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回收卖出,但其余垃圾的分类情况比较堪忧,比如废电池之类的有害垃圾并没有被很好的处理。在能源使用方面多为传统能源的使用,部分人家有运用太阳能热水器,电和煤气在各个家庭中的运用也比较广泛,但也不乏一些家庭中的传统土灶,村民对木材也有一定的需求。村中的路灯还是采用传统路灯,未采用目前许多乡村开始采用的太阳能路灯。同时许多村民对目前绿色环保节能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多,有待于提升。

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指出了发展绿色乡村的指导方针。“零污染乡村”是绿色乡村的一个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此次暑期实践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的现状,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能更好地从实际角度出发思考探究“零污染乡村”实现的可能性。



上一条:【园林学院】景宁大均乡“文化兴盛”调研丽水景宁大均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下一条:【园林学院】途林使者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