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将理论化为实践,为详细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开展情况,助力当地发展,2018年7月24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乡村振兴研究小分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梅家坞积极参与调研。此次调研着眼于民宿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实践团成员们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展现人才风采。
梅家坞茶文化村,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腹地。自古以来商业发达,但是随着农村人口外流,逐渐丧失了昔日的风采。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家乐”、“生态文明村”、“乡村绿道”、“乡村公园”、“美丽乡村”等着眼于乡村振兴的词语不断被提出并且层出不穷。今天的梅家坞已经面貌焕然一新。就地取材、营地制宜的改造方式使得村庄在发展的同时又不失历史韵味,村中老旧建筑诠释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功转变为美丽诗意的旅游集散中心、茶亭、民宿等。团成员走访周边特色民宿,意识到民宿经济正在逐渐成为一门“大生意”,正在成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员们通过采访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开始于约八、九年前。八九年前,杭州市政府对附近西湖周边的民居做整改,统一风格。青砖、粉墙、黛瓦,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节奏和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而正是这种质朴、淡雅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波在城市里压力太大的小资们、或是喜欢古典气息的文艺青年、或是得了假期的学生类的游客。他们租住村民的屋子,可能是一栋楼,可能是一间房,甚至可能是一个床位。栖身于此,在轻松的氛围里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于是,四眼井一带的民宿行业便应运而生。如雨后的竹笋一样出现在梅家坞周围。

本次活动,团成员们不仅通过用不同的视角来调研梅家坞,而且也对当地民宿的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全力发展广袤乡村的大氛围下,环境与资源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又开启新的航程。学院将努力做好“学术引领、实践示范、科学普及”,努力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