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法政学院】天若有情天亦老——五水共治道且长


【发布时间:2017-07-31 09:51:22  阅读量: 次】


近日,我校法政学院“治水•寻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市太湖源镇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响应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号召,结合法政学院专业特色,立足“双百双进”对接乡镇,致力于发掘与弘扬浙江悠久的水文化,探寻基层“五水共治”中的故事。

在太湖源镇农办工作人员邵伟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东坑溪。据工作人员介绍,东坑溪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没有发展旅游区,此外再加上当地村民的环境意识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派专人定期清理河道与清扫周边路面,因此团队成员才能欣赏到东坑村的潺潺溪水,和畅惠风,清秀山水,鸟语花香。团队成员还详细记录了东坑溪旁的河道河长公示牌,上面清楚的记录了河道河长信息、河道治理目标以及监督举报电话。在太湖源镇这样的公示牌还有很多,遍布小镇大大小小的河流,也正是这小小的一块牌却浓缩了太湖源镇的村民治理河道的决心,也让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了“五水共治”的魅力。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太湖源头,太湖源位于东天目山自然生态区,太湖水系主河流东苕溪的源头,人称"小九寨沟"。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5%,植物种类丰富,野生景观植物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又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着黑麂、猕猴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据太湖源镇农办工作人员邵伟杰介绍,传说古人瑞彭祖曾在这有着"江南小九寨,碧水太湖源”之称的太湖源隐居修炼,钱吴越王也曾来此指点千里江山。元代高僧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两位日本临济宗祖师虽随风仙逝,而龙须山上的古佛院仿佛仍回荡着他们参禅修学时的诵经之声。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水质很好,溪流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团队成员尝试喝了一点溪水,果然甘甜无比,太湖源的水质状况也成为太湖源镇其它河流治理的目标。实践成员在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后,自发组织了对太湖源周边垃圾的清理,为美丽的太湖源,为“五水共治”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参观完清澈幽静的太湖源后,实践团队深入当地村民家中,探寻“五水共治”对当地村民生活的影响。一位小店的老板娘告诉实践成员,原本小店门口的河流因为当地人洗衣做饭、灌溉农田等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变得浑浊发臭,后来村里为了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组织干部、党员以及雇佣人员对河道进行清理,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对于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污纳管,此外还有专门的人每天对河道进行巡查。在各方的努力下,门口溪流的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即使到了夏天,当地村民也不再苦恼河流发臭问题。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然而,却有了“江南水乡没水喝”的困境,因此五水共治势在必行!通过本次的实践活动“治水.寻源”社会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治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虽然实践团队的能力、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去更多成功实现“五水共治”地方,但也通过这次“治水.寻源”活动,或多或少收获了从书本上不能领会的东西,并通过媒体发声,向社会发出虽小但坚定的声音“五水共治正在行动”!

文/杨凌琪

图/邵逸凡



上一条:【环资学院】特色小镇实践—走进美丽乡村

下一条:【园林学院】激浊扬清,碧水莲都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