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青年榜样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农林故事·人才培养】博闻蓄力,精研致远——访第五届“红绿标兵”孔良潜


【发布时间:2017-03-09 14:23:18  阅读量: 次】


孔良潜,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32班学生。2016年获浙江农林大学第五届“红绿标兵”。在校期间,曾先后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并对外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其中两篇被SCI收录。

兴趣驱动,静气沉心

孔良潜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修计算机,辅以数学编程。

他认为编程是乐趣,很有挑战性。大二寒假,孔良潜通过学长的介绍,得到一项编程任务。“我当时花了整整一个月去解,当时只有我参与,也没人和我讨论。”孔良潜回忆:任务的艰难之处不在于工程量有多大,而在于过程的繁琐与细微。“甚至细微到一个符号,比如把次方符号和括号的顺序打错,就会满盘皆输。”压力更大的,是编程结束后需要自己重新验证代码。“因为没有同学帮我验证,所以如果我乱了思绪,就只能找老师讨论。”

因为热爱计算机编程,大二他将课余时间投入学科竞赛的准备。在编程中,他可以自己发挥很多。他说:“在兴趣的指引下,我能把一件事看得全面,而且有动力把它做出色。”兴趣,是孔良潜在编程中自如发挥的前提。

从大二至今,孔良潜先后参与各项学科竞赛,组织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并历练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过程很困难,一些命题需要我一个人从头到尾构思出来。动辄一个月。”他称之为“黎明前黑暗的煎熬”。

今年六月,孔良潜把编程结果打包验证,参与了“东湖杯”。至此,孔良潜正式结束学科竞赛,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孔良潜功成身退后更加体会到参与学科竞赛对一个人的锻炼作用。“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责任心。”他如是说道。

寂寞常伴,责任并肩

编程不仅满足了孔良潜的兴趣,也为他发表学科论文打下基础。“写论文,得沉住气,没耐心的人写不出好论文。”孔良潜坦言,自己擅长数学,而所选科研竞赛是物理方向。为此,他自学计算物理学。借助matlab软件,他的一篇名为《NLSE的稳态解的运算法则》的文章,包含不少物理运算过程。他说:“只要沉得住气,物理知识还是很好掌握的。”

不仅如此,写学科论文还要在英文翻译上沉得住气。孔良潜被SCI收录的两篇论文,单论标题已十分复杂。起初孔良潜一见到成段的英文稿就头疼。“那时硬着头皮逐字查字典,成效不大。”后来,他总结了经验:浏览一篇论文,要冷静地条分缕析,先看摘要,甚至可以直接背摘要的英文翻译。“这样能快速把握论文的整体脉络。”学会抓关键,让孔良潜轻车熟路地驾驭论文。

“找老师讨论”是孔良潜逐渐养成的习惯。他说:“项目讨论和课内知识,最好多和老师谈谈。”起初准备论文,孔良潜一个人找到老师,讨论前期准备工作。“针对一项细节问题,我们会纠结很久。”这让初入门道的孔良潜很苦闷。随着见面次数的增长,思绪慢慢成型,孔良潜每个星期至少和老师见面讨论一次。在交流过程中,他自言“提高了情商,增长了信心”。

精思细筹,孕育精彩

除了课余活动,孔良潜在学业和职业的规划等方面,也是有多重准备。由于已经全力投入考研复习,孔良潜首先考虑往学硕方向发展。“毕竟学硕是学术性质的目标,我已经有专业的基础,而且在课余的竞赛中积累了经验,入门肯定是快的。”

相比于第一个考虑,当高级程序员的想法对他来说则有些难以抉择。一方面,孔良潜有程序编程的经验,加上本科专业的优势,在这条道路上将会长足地发展。“然而另一方面,这是个很累的工作,据我了解,它的工作量很大,我可能吃不消。”

孔良潜在选择时习惯有所侧重。按照他的兴趣,他更倾向于当教师,而且是编程教师。一方面工作压力轻,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很理想。“我以前多次去外面实习教课,也曾在校内常识给学弟学妹们讲课。用text的形式,我能把课讲出效果。这也许是经验给我的自信吧!”

作为学长,他已悉心指导低年级同学参与学科竞赛,并以之为责任。“我有好几次用上课的形式把注意点转授给他们,让他们看重基础知识,而不要一上来就聊参与的流程。”

人生道路总是有不断的选择。“有所侧重,专心攻克”,是孔良潜所奉行的准则。他坚信,自己在梦想的道路上做出了正确地选择,且正在绽放精彩的人生。

(新闻中心 刺玫 学生记者 蒋来 王慧敏 何娜 柯春镇)



上一条:【农林故事·人才培养】勤勉自强 玉汝于成———访第五届“红绿标兵”王景迁

下一条:徐昌:不断经历 不断超越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