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团学要闻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暑期社会实践】“肥田兴蔬 企带村富”——浙江农林大学“高山生态赋能”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温州泰顺开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2 20:27:32  阅读量: 次】


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高山生态赋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郑国全

团队成员:刘新宇、王瑞琪、张志超、方若旖、钟乐怡、李晓晴

为进一步拓展山水村发展的外部动能,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高山生态赋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距离山水村约2公里的卢梨村开展实地调研。

QQ图片20250705185823

图1山水村与卢梨村地理距离图 刘新宇绘

卢梨村因“艺术乡村”项目建设已初具文化吸引力,成为周边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样板。实践团本次调研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借助卢梨村的旅游吸引力,推动山水村实现农业升级、文旅联动、品牌共建,打造“村带村、点带面”的乡村共富路径。

DSCN1850

图2卢梨村大地艺术展 刘新宇摄

实践团调研发现,卢梨村发展虽未成体系,但是近年来依托“艺术+乡村建设”路径,打造大地艺术景观,点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此举吸引了大批青年力量来到乡村创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村民多元创收,同时激活了乡土文化,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DSCN1858

图3实践团成员参观艺术装置 刘新宇摄

结合此前山水村生态农业建立调研成果,实践团形成初步思路:一方面,山水村可向卢梨村借力,利用其现有客流与品牌热度,建立山水村高山生态蔬菜园与卢梨村文旅资源之间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可在山水村植入小规模文化节点,如农事体验、艺术装置、季节展演等,提升空间吸引力。

DSCN1891

图4卢梨村大地艺术装置(一) 刘新宇摄

DSCN1874

图5卢梨村大地艺术装置(二) 刘新宇摄

乡村振兴,青年有为。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助力共富的信念。实践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山水村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QQ图片20250712153639

图6实践团与考察现场合照

“高山生态赋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图文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浙江农林大学“初心领航,智创未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绍兴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粮安新苗沐科技,非遗沃土育匠心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