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化材学院于2025年3月8日顺利开展了“同伴救护先锋团”第五批红十字救护员证培训活动,共计31位志愿者参与。截止目前,共有336名志愿者拿到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培训内容涵盖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培训环节,专业讲师详细介绍,从心肺复苏开始,具体说明了按压频率、按压深度、人工呼吸的时间以及各方面注意事项;细致讲解各类受伤出血情况用到的包扎方法,环形、螺旋、八字包扎;还详细讲述了骨折部位不同如何固定。志愿者们全神贯注,认真汲取知识。


实操训练环节,志愿者们按照步骤进行,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确认救助者无意识无呼吸,找人帮忙打120、取AED,实施心肺复苏。模拟真实场景,用模拟假人道具代替伤员,记录心肺复苏(CPR)是否标准有效。两两一组模拟创伤包扎、骨折固定具体情境,老师亲自示范,耐心纠正志愿者们不规范的地方,志愿者们认真学习,操作谨慎。中午休息时间,志愿者们也努力练习,为下午的考核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考核环节,志愿者们首先进行了包扎止血和使用三角巾固定骨折手臂的考试。大家认真对待,将眼前的同学视作“伤员”,细致地完成每一步包扎操作。随后,志愿者们挑战了难度更高的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考核,严格按照模拟操作流程进行。尽管胸外按压极为消耗体力,但没有一位志愿者选择放弃。最终,所有同学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参与培训的志愿者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助人意识。

志愿者们在一次一次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学会面对紧急情况时要保持镇静,沉稳地按照步骤进行救人。这些技能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也能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时间。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传授,更是将关爱生命、敢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志愿者们。
图文/化材学院青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