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12月23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浙江农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共计8个调研项目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居全省本科高校第3名,取得了优异成绩!
校党委副书记倪建均来到现场指导我校参赛团队,并慰问志愿者。他鼓励我校团队以最佳状态进行答辩,展现浙江农林大学青年学子风采。
本次活动全省共有98所高校限额推报864份调研报告进入省级文本复审,经过书面评审,共217份调研报告入围省赛终审答辩。
一等奖
项目名称
“千万工程”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机制与对策建议——基于浙江省66村循迹溯源的调研
推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
潘伟光,胡云云
参赛人员
陈佳,章安之,徐淑芳,雷湘,李王乐,朱静波,董靖,陈亚妮,张烁阳,吕牧融
团队介绍
“千万工程”意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暑假,团队共101人开展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浙江乡村,第一次系统性的大规模调研,这在全省是首创。
团队实地走访了11个地市40县66村264户,共发放了500余份问卷,通过3种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统计描述法,开展座谈会80余场、留存访谈笔录50万余字,全面了解了案例点在过去20年的发展成就、成功经验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66个调研过的村庄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出5条路径机制。在调研之前,团队以指导老师形成的有关“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为依据,积极开展实践,形成了66篇调研小报告,字数超30万。获得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共37次,全网总浏览量超58000次。
项目名称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基于云贵蜡染扎染的调研分析
推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指导老师
甘代军,吴会娟
参赛人员
王瑛媖,王颖,郭亦昕
团队介绍
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社会领域、各种社会力量的全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显著优势和重要价值。
实践团队选取贵州和云南的两个蜡染扎染村寨作为研究对象,行程上万公里,跨越浙江、贵州、云南三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访谈了三十余位非遗传承人、乡村干部、非遗管理者、村民等,形成了两万余字的访谈资料。
在调研中发现,蜡染扎染除了推动乡村经济文化振兴之外,还促进了乡村的人才振兴,推动了乡村共同富裕事业的发展,也助力了乡村共同体建设。与此同时,蜡染扎染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足量的、优秀的人才,蜡染扎染开发者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协同联动性不强,且相关产业链不够完整,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些具体配套措施还不到位。针对上述问题,实践团队提出了针对性举措,使得蜡染扎染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大效力将得以实现。
项目名称
农遗活化,和谐共生—全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调查研究
推报学院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
张孟镇,刘传磊
参赛人员
季梓莹,李文馨,俞星辰,金怿婷,孙丹丹,徐玉书,徐煊,高卓莹,陈诗篇,朱偌彤
团队介绍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乏力,活化利用更是困难。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彰显着独特的生态智慧与文化价值。为调查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情况,团队以青田县龙现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回收有效问卷四百余份,形成千字访谈记录,并针对农遗活化利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点带面形成更具普适性的方法。后期团队进行多方宣传,受大学生云报、中教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获2024“创青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丽水青田县专项决赛铜奖和“建行裕农通杯”第七届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银奖。
项目名称
“绿氧龙居,山隐乡舍”——安吉乡村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推报学院
动医动科学院
指导老师
帅陆虎,余紫薇
参赛人员
徐李德,葛泓睿,李建勋,朱鸣,吴素青,周昕澳,李想,杨泓,葛同鑫,郑巧妮
团队介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安吉县龙王村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经济的新亮点,其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团队以安吉县龙王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系统分析了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团队成员深入龙王村,与当地民宿经营者、村民及游客进行深入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样本数据,为研究提供了量化支持。
调研成果得到了指导教师的高度评价,并建议进一步关注民宿产业与当地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探索更多跨界融合的可能性。同时,团队也积极与地方政策制定者和民宿业主进行交流,以期实现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本次调研不仅为龙王村民宿产业提供了发展蓝图,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推动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二等奖
项目名称
激发农田活力,守护生态钱江源——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地役权扩面改革的308户调研报告
推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
张梦玲,胡云云
参赛人员
潘云凤,王立成,王宇,陈沛雯,高婷,林慧慧,周莉,乔艺
团队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这为中国之治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农田地役权扩面改革作为钱江源国家公园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通过对国家公园内社区农田资源经营权的重新配置。团队走访钱江源国家公园的4个镇,14个村,搜集了308份问卷,通过梳理当地农田地役权改革的历程和成效,系统总结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经验,为其他国家公园实现社区内农地资源有效配置,合理解决国家公园人地冲突问题,提供经验借鉴,并在“卓越三农 新秀”案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项目名称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乡村精英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及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东阳市千祥镇后周村的实地调研
推报学院
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指导老师
黄君,杨优优
参赛人员
金一珵珺,陈欣,韩欣倍,陈雨红,曹舒雯,肖逸舟,朱阡阡,韦丁铃,姜雨萱,周璇
团队介绍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为探究乡村精英在和美乡村中的作用和目前存在问题,团队联系当地政府进行商讨,最终确定前往东阳市千祥镇进行调研。在进行对村民、乡村精英、乡镇干部三方共823份问卷调查后,团队确定了三个大方向,并进行了共计44人次的访谈,针对遇到的主要问题,团队召开三次多方座谈会,联系当地实际,提出了3个方面的具体优化策略。在后期经多方宣传,团队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报道,入选2024“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并收到东阳市农业农村局、中共东阳市委统战部、金华市金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金华市金东区委员会4个单位的感谢信和表扬信。
三等奖
项目名称
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基于近五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519名在乡青年访谈与问卷调研
推报学院
现代农学院
指导老师
刘超,苏小菱
参赛人员
王佳瑞,陈星元,应淀羽,陈璨,戴佳梦,徐倩,黄伟杰,项依婷
团队介绍
本项目以乡村人才振兴为主线,以大学毕业生和在乡青年人才为调研对象,致力于探索青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和路径。首先,为完善地方支持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各级政府和各地区对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及其适用性和价值发挥情况进行梳理,掌握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程度和行动效应发生机理,为政府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基础依据,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其次,为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参考。通过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和乡村“CEO”等归乡在乡青年人才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对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动机、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了解青年人才的发展需求和成长困惑,建立青年在乡发展需求指数,形成地方服务返乡青年的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化人才招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引才聚才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为返乡青年可持续发展提供遵循。通过调研总结,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打造县、镇、村三级贯通的青年就业创业空间体系,构建全要素保障、全链条培养、全过程扶持的“乡村振兴新青年”返乡兴村行动,让返乡青年能够真正安心留下、静心工作,使青年入乡成为一种力量和社会潮流,形成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项目名称
“艺术+”彩虹课堂:美育浸润行动下乡村中小学美育现状及提升路径探究——基于临安区湍口镇13个村的调查研究
推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
李鹏,李姗姗
参赛人员
周奕秀,武彦蓉,张佳毅,戴茜彤,卢婉婷,李康宇,金雨诺,冯启钰,封慧琳,刘星健
团队介绍
实践团队扎根临安区湍口镇,在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大背景下,以湍口镇小学为原点,辐射周边13个行政村,连续四年开展美育育人实践活动,从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调研,发现了临安区乡村中小学美育工作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此,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主体组成的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美育优势,在大量问卷调查和长期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整合临安区域乡村美育文化资源,创新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探索乡村中小学美育建设新思路,对教育部倡导的美育浸润行动和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响应。实践团队希冀通过推广“艺术+”彩虹课堂美育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推动浙江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美育模式,实现乡村中小学美育育人体系全面发展。
文/陈飞羽
图/各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