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18:30,由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第十届东湖杯第二次培训讲座在东湖校区学二401召开。浙江农林大学团委副书记董杜斌,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郑苏法,以及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杯负责人,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共约20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会现场,主讲教师郑苏法,讲述了自己从工作开始对挑战杯的接触情况,让在座的各位对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郑苏法老师从历届的挑战杯开始分析获奖作品的特点,由此他提出文科类的参赛作品对社会调查要求极高,前期的准备过程中要有高效率的数据来支持文本,最后在校内选拔赛上评委形成要有结构性,以此来提高作品的质量。郑苏法老师通过前几年的比赛给在座的各位分享了选题的方法与途径,他认为一件好的参赛作品不外乎是自己思路、他人思路与自己设计、他人设计的结合,通过这些要素再加上成功的四个关键因素:选好参赛项目,组成优秀团队,做透文章基础,写好作品文本等就能在参赛的起跑线上比别人向前一些。接下来郑苏法老师对优秀团队的成员做了更深层次的讲解,他认为一支好的队伍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来支持,团队中要有创新者、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凝聚者、监督者等优秀的、负责任的人才,不需要无德者,无能者,无智者,无劳者。他对参赛团队整体性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确定好项目(2)让有缘分的人相聚在一起(3)尽可能多的寻找项目同行竞争者(4)社会调查深入,扎实,有效(5)寻找一个好的指导老师(6)定下每天例会时间(7)让问题在争论中内部解决(8)将游戏打到通关。接下来他提到优秀的“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应该避免6大错误:(1)社会调查(2)同行(3)创新(4)论据逻辑(5)应用价值(6)表述排版。
另外,他对在坐的东湖杯负责人提出了宝贵建议,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想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奖作品要有自己本身小的切入口,作品应符合学校和自身的优势,最后要切记作品要避免与前几年的作品相似,要有创新性。郑苏法老师用这些实实在在的作品竞赛技巧来勉励当代农林青年要敢于创新,用坚韧不拔的态度来面对各项创新型科研项目,为学校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杯旨在加强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创新型人才质量,进一步引导农林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学校的创新创业型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本次东湖杯讲座活动的召开,进一步激发了农林学子的科研热情,激发了农林青年对创新型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