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 “美丽田园建设”大学生暑期实践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韦新良教授的带领下,赴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潜东村开展实践。
团队成员与阿里巴巴商学院赵鑫博士展开座谈,并参观了共享系列项目。实践团成员在座谈过程中,了解到潜东村的发展面临三大难题。第一、潜东村由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第二、村子占地面积大,村民居住分布较为分散;第三、潜东村常住人口2000余人,多数为老人、儿童,大量青年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该村“空心化”、“老龄化”。资源闲置的现象,让村民们难以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该村发展速度缓慢。

为改善这一状况,增加村民个人及集体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水平,赵鑫博士提出开创共享系列项目,即共享稻田、共享书房、共享乡宿、共享厨房、共享菜园,这些项目的开展也是推动潜东村发展的关键手段。

潜东村土地广阔,但由于普通农田种植所获利润少之又少,村民对种植的积极性较低。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村实行的第一个方案便是共享稻田。共享稻田是对潜东村中闲置的稻田进行流转承包,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封闭的经营模式。稻田承包租赁的资金首先会放入村民的口袋,使村民更加相信且能自发地投入其中。
为改善乡村人口结构,解决村落矛盾,潜东村大力进行民房改造,发展共享民宿。游客直接住入村民家中,可以感受自然风物与农村浓郁生活气息。将家禽和山间野菜作为食材,提供给到访者,让他们体验生火烧饭的农村生活,共享厨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城乡交流。而共享菜园将乡村的农家菜园进行城乡共享,通过订单式育种、共同耕耘等互动模式,使乡村时令蔬菜走进城市家庭餐桌,为城乡居民带来双边利好。共享乡宿、共享厨房、共享菜园三者均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获得收入,将乡村的经济
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发挥到最大。

共享厨房菜单
“文化也是乡村振兴中的一大重要方面。”于是,共享书房也是发展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是以图书共筹、书房共建、信息共享等形式选择一处民居开设乡村图书馆。共享书房将城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同时为当地文化交流、娱乐休闲提供阵地。


在参观了这些共享项目后,实践团成员们对共享理念提出了想法与疑惑,在谈到文化层面的建设时,成员们意识到:“乡村文化建设并不是文化下乡,而是要激活农村‘沉睡的文化’,激发沉淀在村内各处的人才。”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该村历年举办稻田文化节,涌现出众多的文化爱好者,他们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承担起该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学习了解到了临安潜东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共享理念,认识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其闲置资源是解决乡村的问题的关键,注重各方面发展,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实践团成员总结,现代化乡村振兴工程,应登高望远,摒弃陈旧观念,提高思想觉悟,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把新时代特色发展观念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构建和谐、新颖的发展模式,才有可能将乡村振兴工作有效顺利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