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3-08 09:42:52  阅读量: 次】


各分团委:
 

现将《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201838

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追求卓越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

2018年,学校共青团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秉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基层导向,坚持“服务学校大局”和“服务学生成长”的工作主线,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推进“同伴”共青团建设,实施“三横四纵五协同六提升”运行机制,围绕“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素质拓展”、“权益服务”四大工作主题,真正使我校共青团以“同伴”姿态走进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成为青年师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同伴”力量,真正发挥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职责。具体工作要点如下:

一、凝心聚力,完成60周年校庆工作

围绕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要求,以“全面展示办学成就 传承弘扬学校精神 凝聚师生校友力量”为目标,高站位、高要求、高质量筹备60周年校庆晚会和校史话剧,扎实推进校庆大学生志愿者选拔培训工作,精心开展校庆主题文化活动,用共青团载体努力讲好学校创业发展故事、师生典型故事、优秀校友故事,激发师生爱校兴校的荣誉感、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努力成才的使命感,营造人人关心校庆、人人支持校庆、人人参与校庆的良好氛围。

二、引领示范,推进团学改革创新

按照《浙江农林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改革优化工作机制、工作基础、工作方法、工作队伍和工作保障,规范“一心双环三融合”的校院二级团学组织建设,建立学校团学改革督查制度,确保改革各项任务真正落细、落实,有效构建更加贴近青年心灵的思想引导体系、更加凝聚青年力量的组织覆盖体系、更加契合青年需求的素质拓展体系、更加获得青年认可的权益服务体系,引领示范浙江省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改革。

三、追求卓越,深化“同伴”建设

深入实施《浙江农林大学“同伴”共青团实施方案》,在全校团学组织中全面开展“三横四纵五协同六提升”项目化工作体系,强化校院二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形成“复合型”同伴组织网络,创新“全媒体”同伴引领方式,实施“精准化”同伴服务项目,推进“开放式”同伴发展格局,打造“枢纽性”同伴工作模式,为浙江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智慧方案。

四、服务青年,开展“走听转办”项目

深入开展“青春邀约走基层·服务青年听转办”主题实践项目,各级团组织通过结对联系、主题调研、征集心愿、青春邀约、实现微心愿、跟踪回访、交流总结、活动展示等活动环节,选择相应的“微项目”组织实施,充分尊重青年“同伴”主体地位,密切团青关系,真正使我校团组织和团干部“说青年话,知青年事,懂青年情”。

五、倾听心声,实施“青春从游”项目

定期开展“校长面对面”、“与教授茶约”、“博士话成长”、“团青思享汇”、“同伴有约”活动,为校领导、机关部(处)长、专业教师、团学干部与青年师生之间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让学校了解青年师生现实特点和需要,解决青年师生实际问题和困难,给予青年师生成长指导和服务,打造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的青年“同伴”喜闻乐见的权益服务品牌。

六、打造品牌,推进“两绿”计划

深入开展以“绿雅课堂”,“绿雅活动”,“绿雅园地”,“绿雅团队”,“绿雅梦想舞台”为载体的“绿雅美育”计划,规范校院二级大学生艺术团建设,重点打造“迎新文艺晚会”、“毕业生晚会”、“元旦文艺晚会”,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围绕“绿地养护”、“自然教育”、“环境观察”、“生态社区”等主题,深入开展“校园绿地管护”生态活动,有效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生态教育内涵。

七、坚定不移,深化“创新创业”行动

以浓厚创业氛围、提升创业能力、深化创业实践为重点,以引导青年“同伴”树立正确就业成才观念、实现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优化构建“学校—学院—学科—学生”四级联动的“挑战杯”(新苗)项目孵化机制,提升科创项目的参与面、含金量;构建以创意、创客、创业为主题,以创业沙龙、创业广场、创业社团等为模块的“青创学堂”,让创业青年“同伴”有“才”成事、有“心”创业。

八、张扬个性,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制定实施《浙江农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意见》,规范运行机制、提高活动质量、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育人功能,发挥学生社团在加强思政教育、促进优良学风、活跃校园文化和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张扬个性、素质拓展的核心阵地。

九、凝聚特色,实施“实践育人”项目

坚持“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的原则,按照假期集中实践服务、日常经常实践服务模式,聚焦学生主体、服务教学实习,扎实开展“双百双进活动”,推进“走出去”的“三送、三关爱、三参与”行动,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农”、“科技兴林”浙农林实践特色,真正使青年“同伴”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十、持之以恒,开展“学风示范”工程

切实发挥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设计开展学习纪律、学习服务、学习互助、学习拓展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寝室、文明课堂、文明行为创建工作,主对接校外考研、考公、出国、雅思托福等培训机构来校开展“同伴服务对接会”,为学生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努力营造“勤学、慎思、尊师、诚信”的良好学风,引领青年“同伴”想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全力聚焦、服务、呼应学校教学工作。

十一、聚心聚力,推进“同伴”工作室建设

按照“建设有标准、管理有规范、考核有要求、服务有力度、展示有亮点”原则,实施《浙江农林大学青年“同伴”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案(实行)》,完善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考核,按照“教师+学生”、“校内+校外”、“专业+兴趣”的模式,引导青年师生参与团学工作的设计、孵化、实施、监督、评议,真正将工作室建设成为我校青年发挥个性特长的重要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融入团学工作的重要渠道、服务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二、提升素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围绕学习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加强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机构合作,制定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逐步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促进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十三、有效覆盖,注重青年教工团建


 

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工团建的意见》,结合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实际有效强化组织覆盖、健全组织体系、搭建活动载体、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夯实队伍建设,真正使共青团有效覆盖、凝聚、服务每位青年教师,充分调动青年教师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一条: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青年教工团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下一条:校团委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周工作要点(2018.3.5-3.11)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