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关于开展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作品征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01 12:44:09  阅读量: 次】


各学院(部)、各部门:

根据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通知,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基础上开展红色专项赛,现就专项赛作品申报及校级推荐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3月1日-5月10日,作品申报阶段。

5月11日-5月25日,校级评审阶段。

5月26日-6月15日,省级评审阶段。

8月,校赛参赛作品系统报备。

9月-10月,国赛作品书面评审与答辩评审。

10月-11月,优秀作品全国展示宣传阶段。

二、工作内容

各学院(部)所在团委(团总支)要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建功立业的决议》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交流分享,要求每个团支部完成以下活动:

上好一堂红色课。通过理论宣讲、培训教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团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延伸阅读辅导材料,深入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论断有深刻认识,树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职业观、事业观。

组建一支实践团。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青年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奋进新时代的“贵州缩影”,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建言献策。

形成一件好作品。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

开展一次交流营。通过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征文演讲、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参与活动学生讲述实践故事、实践收获,分享当代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国情社情的正确认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红色教材,根据实际搭建“云上展厅”,辐射引导更多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申报要求

1.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1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

2.作品以短视频和调研报告形式提交,两者是1件整体作品。短视频MP4格式,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时长5分钟以内,大小200M以内;调研报告PDF格式,5000至10000字之间,大小100M以内。

3.短视频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

4.校级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5.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的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四、评审要点

1.短视频评审要点

(1)主题性。考察作品对红色精神的阐述、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展现程度,考察红色教育意义是否强。

(2)感染力。考察作品引起人共鸣,让人感到震撼、感动、受教育的程度。

(3)传播力。考察作品形式新颖、丰富、不枯燥,容易广泛传播的程度。

(4)画面质量。考察作品是否比较清晰,画质较好。

2.调研报告评审要点

(1)主题性。考察作品对红色精神的阐述、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展现程度,考察红色教育意义是否强。

(2)学术性。考察作品论理性是否强,事实叙述是否清楚,观点论述是否鲜明且有见地,考察研究方法或社会现象描述的创新程度、资料搜集处理的难易程度、论证方法和逻辑的可靠程度等。

(3)文字质量。考察报告是否文字流畅简介,表述规范明晰,表意精确清楚,字数符合要求。

五、奖项设置

国赛: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结合答辩情况,选出500件左右优秀作品中的约5%为特等奖作品、约15%为一等奖作品、约30%为二等奖作品、约50%为三等奖作品。此外,组委会将搭建云上“红色课堂”,将500件左右优秀作品中的短视频在云上集中展示,向青少年提供“红色教材”。

省赛:浙江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将根据作品报送情况,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颁于金奖、银奖、铜奖。

校赛:将根据作品报送情况,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颁于特、一、二、三等奖。

六、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充分认识红色专项活动的育人功效和重要意义,力争做到在校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活动全覆盖。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并广泛宣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要让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这些殷殷嘱托背后对青年一代的关怀期望,提升学生们参加红色专项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各学院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动员、认真选拔。各学院申报数量要求如下:本研学生数500人及以下的学院至少组建2支团队,501-1000人的学院至少组建3支团队,1001-1500人的学院至少组建4支团队,1501-2000人的学院至少组建5支团队,2000人以上的学院至少组建6支团队。

七、材料提交

1.各团队的作品申报书与调研报告需双面打印,分开装订,于5月10日前将校级竞赛参赛作品申报书(附件1,一式三份)、调研报告(一式三份)、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交至东湖校区集贤食堂309办公室。纸质材料需按要求加盖相应公章或签字,由学院统一报送。

2.各学院于5月10日前将电子材料汇总发送至zafukczx2022@163.com。包括申报书(附件1,Word版本)、调研报告(PDF版本)、短视频(MP4格式)、参赛作品汇总表。电子材料内容必须与纸质材料一致。

参赛团队需加入QQ群(694035217,便于赛事咨询和通知。

未尽事宜,将在各竞赛阶段补充通知中说明,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校团委,联系人:

校团委张健(联系电话:18810908986)

校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林帆(联系电话:13868339539,QQ:1196055567)

兰瑞(联系电话:19157925121,QQ:1957514579)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2023年3月1日



上一条: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社团财务情况的公示

下一条:关于公布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补充招募预录用结果的通知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