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团委:
根据《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三横四纵五协同六提升”项目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打造“可近可亲可爱,相连相融相促,互动互助互敬,同心同向同行”的“同伴”共青团,使我校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学生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同伴”力量,现就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我校开展“三横四纵五协同六提升”项目化工作提出要求,具体如下:
一、开展目标
1.通过深入推进,使本科生低年级以班级团支部为依托,充分发挥团支部在活动开展中的作用,侧重开展大学适应型集体项目和团队凝聚型集体项目,实现基层团组织“形神兼备”。
2.通过深入推进,使本科生高年级以职业发展需求相同的“小众化”群体为依托,灵活设置“小众化”学生群体团支部,侧重开展专业提升型项目和未来发展型项目,延伸团学组织在高年级的工作范围,改变过去团学组织工作“重在低年级,疏于高年级”的状况,实现基层团组织“形散神聚”。
3.通过深入推进,使研究生以专业学科团队为依托,促使研究生会的工作触角通过课题组深入到研究生,进一步促进研究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侧重开展科技研究型项目和产学研转化型项目,切实提升团学组织在研究生中的威信,实现基层团组织“形专神聚”。
4.通过深入推进,使各院级学生组织能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为学院与班级团支部开展活动的协同力量,成为学院和校级学生组织系列活动的主要力量,围绕理想信念、品格修养、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开展卓有成效、富有意义的活动项目,以组织建设来带动校院文化氛围的提升。
5.通过深入推进,形成网上网下一体联动,线下活动丰富多彩,线上多种新媒体(微博、微信等)展示绚丽缤纷;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起活动和展示成效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重点
各基层团支部、学生组织、全校青年团员
三、开展安排
(一)3月中旬—下旬
1.注重宣传发动。各学院分团委通过展板、新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项目化体系理念与内容。针对大一团支书进行团建项目化专题培训,并发放《浙江农林大学团支部工作宝典》,帮助新生团支部和新生团员尽快掌握团建项目化体系开展的方法和技能。
2.完善组织覆盖。各学院分团委探索发展规模小型化、形式多样化、工作覆盖面广、运转灵活高效的基层团建新模式。针对学院大三、大四青年学生相同职业发展需求(如:就业、考研、出国、创业、考公、学科竞赛等)的“小众化”群体为对象,灵活设置“小众化”学生群体临时团支部;在研究生课题组(学习室、工作站)、挂靠学生社团建立团支部(格式见附件1,报送时间为3月21日前)。
3.横向项目设计。各学院分团委指导各基层团支部覆盖本科低年级集体凝聚型(大一、大二不少于4项)、本科高年级职业发展型(大三、大四不少于4项)、研究生科研导向型(研一、研二不少于2项)等三个横向项目进行设计(学院学生总人数少于1000名,各项目减少1项;格式见附件2,报送时间为3月21日前)。
4.纵向项目设计。各学院团学组织覆盖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素质拓展、权益服务四个纵向项目进行设计(1000人以下的学院不少于4项,1000人以上的学院不少于6项;格式见附件2,报送时间为3月21日前)。
(二)4月—5月中旬
1.强化项目宣传。各学院所有项目都需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起和完结(完结时有图片和200-300字的新闻稿),并及时将项目报道和图片向学校新闻网、校团委网和社会媒体投稿,不断扩大我校共青团项目化体系的实施影响力。
2.实施观摩测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分团委对参与师生进行现场满意度测评,了解师生对项目的真实评价;按照各项目计划,校团委随机抽查各学院横纵向项目各一个,进行现场观摩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学院分团委年度考核重要依据。
3.院级总结评比。每学期期末,各学院从实施过程、成果实效、特色创新、师生参与、宣传报道、师生满意度等方面对一学期以来开展的项目进行总结评比(总结要求包含同伴共青团元素),确定院级“优秀”(不多于3项)、“合格”、“不合格”项目,对优秀项目进行表彰。
(三)5月下旬—6月上旬
优秀案例汇编,集中成果展示。各学院将院级“优秀”(不多于3项)项目名称、背景目的、实施过程、成果实效、特色创新、专家点评和8张活动照片(要求包含同伴共青团元素)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按照横向三个方面、纵向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遴选,编印《浙江农林大学“三横四纵五协同”项目化体系优秀活动案例集》(6月中旬完成),并托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各院级“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展示。
四、推进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引导。各学院分团委书记应主动向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做好组织部署和发动工作,并结合学院特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让全院青年知晓项目化,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的推进与实施。
2.有序推进,凝练特色。各学院分团委应全面调动团支部和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团支部在横向项目上的主体作用、学生组织在纵向项目上的主体作用;扎实做好院级学生组织、各团支部的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团干部提高工作能力;科学指导各基层团支部精心策划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活动项目,确保活动项目数量够、质量高;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凝练具有学院特色的活动模式,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的活动项目,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收获成长。
3.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各学院分团委应认真总结优秀活动或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想法,广泛宣传,积极向校团委报送相关资料,校团委评审后向上级团组织报送。
在推进工作中,各二级团委、基层团支部有任何疑问,可及时与校团委进行沟通。
附件:1.学院2018年上半年“群落”团支部组建表
2.学院2018年上半年横纵向项目开展计划表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2018年3月14日